请登录

工作动态
校图书馆馆长、伦理学硕士点负责人陈科华教授解读文本阐释学视域下的《论语》
访问量: 发布时间:2019-10-23

10月22日下午,校图书馆馆长、我院伦理学硕士点负责人陈科华教授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“新时代学习大讲坛”,在崇礼楼410报告厅为全院师生做题为“文本阐释学视域下的《论语》研究”的主题讲座。

对中国历史、文化具有如此重大影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孔子,其思想的主要载体《论语》这一文本的篇幅为何如此之少?与同时代的思想家多以姓氏为书名相比,为什么孔子之书叫《论语》而不叫《孔子》?《论语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?《论语》这一文本所记“夫子之言”大多是以“问答”为主,选择这样一种形式来建构《论语》文本有何意蕴?《论语》文本中的“问答”有许多是以“子曰”的形式来体现,它既不同于《孟子》,亦不同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《对话录》,文本情景的阙失意味着什么?它与孔子所称的“吾道一以贯之”有何内在联系?《论语》二十篇的文本逻辑联系何在?陈科华指出,这五个问题,既是当代“论语学”的首要课题,也是我们读懂《论语》的重要前提。他从儒学的分化与文本的篇幅、“圣人之言”与书名之义、“问答”的意蕴与理解的开放、“一以贯之”与语境重构、“二子”与《论语》的文本逻辑五个层面,对《论语》一书作了文本阐释学的理解,从“知人论世”的历史文化语境分析出发,把体现孔子“因材施教”思想的情景语境分析和体现孔子“吾道一以贯之”要求的“上下文”语境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,帮助师生形成对《论语》文本思想体系的逻辑理解,从而摆脱《论语》一书不过是一部孔子“格言录”的文本印象。

陈科华认为,就整个文本建构的逻辑来看,孔学是一种“为己之学”,它包括“内圣”与“外王”两个层面,体现为一个从“学以成人”到“学以成圣”道德人格提升过程。在“无道”社会历史背景下,欲达成理想人格目标,实现“有道”社会理想,没有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的“道统”担当精神是不行的。这既是《论语》文本建构的逻辑关联所在,也是孔子后学对孔子思想的一种理解共识。他强调,读《论语》时要对文本作三重文本语境分析,即对文本作“知人论世”的历史语境分析,“因材施教”的情景语境分析,以及由文本“上下文”意义联系而生成的重构语境分析,这样理解活动才能更接近孔子思想的“原意”,才能更准确把握《论语》文本“一以贯之”的思想逻辑体系。(袁威)

 

\